2018版设备管理体系标准《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MS T1-2018

2020年12月4日08:45:42
评论
8,039
  • 设备维修费用预算的编制与使用
    • 按预算编制时间和编制分工,编制设备维修费用预算;
    • 按预算编制的程序进行审批及下达;
    • 按预算执行的要求使用预算,做好结算统计与反馈;
  • 必要时,按企业的管理要求进行预算变更(追加或削减)。e)维修费用实绩分析与改进
    • 必要时,企业可根据维修费用的数据,对费用实绩与预算相比出现正负偏差、费用额度相对突出的项目、费用对标、费用指标等进行分析,找出差异;
    • 通过维修费用实绩分析,评估维修费用投入的合理性,对不合理使用的费用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对策进行改善,以达到既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又逐步使运行费用不断合理化。
      • 必要时,企业可开展维修费用专项改善管理活动,参照本标准"10 改进"。

    注:标准提倡对维修费用管理从预算精度的管控转为从"生产总成本"角度衡量设备一生投入产出的最佳综合效益和管理效果。改变维修费用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只是消耗、投入、支出的传统观念,通过将降低故障的时间和减少检修的时间,折算为企业减少损失和增创效益的量化管理成果。

  • 设施管理

为加强企业的设施管理,保障设施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充分发挥设施功能,企业宜按"科学管理、合法使用、定期检测、适时维修"的原则,加强对企业设施的检查、维护维修,保持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 设施管理机制:

  • 机构。企业应明确设施管理的部门及相应岗位的职责。
    • 制度。企业应根据需要建立设施管理制度,制度宜包括设施的使用管理、检查检测管理、保养维修管理、档案管理等;

      c)标准。企业宜根据需要建立设施检查标准或检查表,并按规定的周期执行检查;设施检查标准应结合设施特点和使用情况确定检查的周期、内容和要求;

  • 台账/档案(建筑工程)。企业应根据管理需要,建立设施管理的台账。

    注 1:设施,指企业的主要设施和附属设施的总称。主要设施如:房屋建筑构筑物、地面、堆场、仓库、管道及沟槽防渗漏设施、码头、防波堤、港航道、道路、油与液体化工储罐及管线、铁路、轨道等及其他与生产与生产辅助设施等。附属设施如防护设施(栏杆、铁爬梯等)、消费设施、环保设施等。

注 2:设施台账宜包括以下适用的内容:

  • 设施基本识别数据:设施编号、现设施名称、功能类别、建成时间、使用单位、投产年月、资产原值、归属单位、原设施名称、保养单位、附属构筑物;
  • 设施技术数据:结构形式、材质(如管道)、长度、宽度、高度、坐标、面积、容积、设计能力、荷载标准(t);
  • 设施竣工资料信息:设计图纸、以往定期检测报告、竣工图、以往特殊检测报告、竣工资料、以往维修资料、验收文件、建账前技术资料、以往修建图纸、其他;
  • 设施其他信息:平面简图、断面简图、工程照片。

注 3:建筑文件档案依据 GB/T50328-2014《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

  • 设施使用管理

  • 设施的选址、勘察、设计、布局、建造、使用、维护、检测、维修、改造、拆除/报废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且满足生产及设备需要;
  • 设施应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 设施应按照设计或核定的功能、标准和要求使用;
    • 应保持设施完好、清洁,各种指示、标志应齐全、完好、清晰,照明(含夜间)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安全、消防、环保、防汛等设施应齐全有效;
    • 厂房、仓库应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和通风,以确保生产和贮存的产品质量以及相关设备性能不会受到影响;
    • 设施的防雷、防静电接地必须保持完好和牢固,接地电阻应满足要求;防雷、防静电电阻检测点,应有醒目标识;
    • 道路的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相关标准;
    • 对装卸或放置易燃、易爆、腐蚀性货物或履带式机械行驶时,应对地面采取防损坏、劣化措施;
  • 企业内的消防通道不得停放机械车辆或堆存货物,应保持畅通;
  • 在雨季和汛期应加强对排水设施进行检查和疏通;
    • 设施使用部门应对设施进行保护和检查,当设施发生损坏或功能缺陷等异常时,应及时向设施管理部门报告,设施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现场检查和维修;
    • 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设施,应按其技术状态合理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设施不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安全要求、消防、环保、设备维护等要求,使用或设施管理部门应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适用时,应作为设施再建造时借鉴依据;

注:设施相关标准,如: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 设施检查管理

  • 设施管理部门,应根据相关规定,编制设施年度检查计划,并组织按计划实施检查,做好记录;
    • 应根据设施检查职责,按规定的周期和标准,对设施进行检查,若发现设施损坏或缺陷应记录, 并按企业规定的流程报修处理;
  • 当遇大潮汐、洪水、台风等特殊情况,应增加检查次数;(重点关注事前和事后专项检查);
    • 外协设施检测观测后应提交检测报告,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应跟踪检测。
      • 根据对设施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测后,由设施管理部门牵头,根据检查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后评定、处理;
  • 事故造成的设施局部较大损坏,应进行现场调查、检测评定,根据检测评定结果进行相应处理;
    • 重点设施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应对其结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根据检测和评估结论处置后方可使用。评定为无修复价值的设施,应按企业审批流程申请报废。

注 1:设施检查,本条款指检查、检测、观测,以及特殊检测。

注 2:设施日常检查,通常以目检为主,通常由设施使用部门或设施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定期测量观测或特殊检测, 应由具有相应资格能力的专业单位承担。

注 3:检查计划,宜包括:序号、检查项目、部位/内容、周期、检查时间、检查人、责任单位、检查标准名称。

注 4:检查记录,如:检查人、检查日期、序号、检查项目、部位/内容、检查标准、检查结果/存在问题、处理措施、效果评估。

注 5:检测与结构安全记录宜包括:检查年月、检查原因、检测类别、检测部位、检测报告、检测单位、评定结论、评定部门。

注 6:设施检查周期应根据设施结构、竣工年限、使用环境和技术状态等确定。

注 7:设施检查表,宜包括检查项目、检查标准、存在问题/检修项目、

注 8:定期测量观测,主要是地形测量,主要设施变形观测,码头建筑前沿冲刷观测,道路、建筑物、储罐等沉降观测、位移观测等。定期检测应使用相应的仪器、设备和专用工具,对设施的变形、损坏及劣化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注 9:设施检查项举例:

  • 房屋/结构检查项:屋顶及防水、室内吊顶、屋面、墙壁及支撑柱、管道(给水/排污)、门道及窗户支架、固定梯、混凝土及钢结构、蓄水箱/池及基础等
  • 地面(内/外)检查项:楼地面地板、地毯/地下室、外部场地区域、通道/道路及道路标示、架高平台等
  • 管道及沟槽检查项:雨水排水系统、污水排水系统、生活水系统、消防、绿化水系统、电缆沟道、暖气沟道、管道等
  • 其他:临时施工建筑/平台、防风/防尘网。
  • 设施保养维修管理

  • 应根据设施日常检查、定期检查或临时反馈的结果和建议,进行保养或维修,并做好记录;
    • 保养维修工程采取的技术方案和工艺,应保证保养维修的质量,并符合国家或行业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 应做好保养维修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包括高处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吊装作业、动土作业、电气作业、断路作业、盲板抽堵作业等;
    • 适用时,企业宜明确维修项目外协采购的管理要求;
  • 保养维修应做好施工记录和质量检验记录。

注 1:当道路、地面、建筑等出现以下缺陷时,应根据情况进行保养或维修:

  • 面层出现大范围明显差异沉降、局部塌陷,明显坑槽,或影响物流搬运工具或车辆运行的坑凼、路面落差;
  • 混泥土面层出现大面积损坏和贯穿性裂纹等缺陷;
  • 沥青路面层出现泛油、拥包、裂缝、坑槽和车辙等缺陷;
  • 铺砌面层出现大范围松散、低洼沉陷和隆起;
  • 路基的边坡出现缺口、塌陷、冲沟 等缺陷;
  • 边沟、明沟、管沟边缘应平顺,当与面层高差过大影响使用时应进行处理;
  • 沟内的杂物或淤积物应及时进行清理;
    • 集水口、雨水井、检查井等外观及配件应保持完好,排水应通畅,管井顶部与面层的高差较大时应调整接顺,盖板齐备、完好;
  • 建筑、钢结构等涂装、涂层损坏时应及时维修;
    • 水塔、水池、过滤池、澄清池、沼气池、蓄水池//罐无渗漏;
    • 栏杆、铁爬梯、通道钢板等锈蚀;
      • 结构沉降、倾斜、整体稳定:基本无沉降、倾斜,整体稳定;
      • 梁柱及框架、墙体:完好,无裂缝、无剥落;
      • 屋面防水:完好,无渗漏;
      • 室内地面与室外散水:完好,无沉降;

16)管道畅通、完好,无堵塞、塌陷、渗漏。

注 2:设施维修施工管理

  • 施工准备阶段管理,宜根据档案图纸、资料,确定维修项目的施工方案、材料、方法等,并向维修供应商确定维修项目;通常,维修的申请部门应对进入属地范围内的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协

调维修供应商办理动火证、开挖证、受限空间或防爆场所作业许可证等,并协调施工时的用水、用电等相关事宜。

  • 施工过程管理,应对施工现场安全、质量、进度等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相关协调工作; 通常,维修申请部门应对进入属地范围内的维修供应商进行施工过程的各项质量、进度和安全方面的具体管理。发现问题,要求维修供应商进行整改。对不服从管理的或质量不符合要求,将情况及时上报设施归口管理部门,设施管理部门应按企业的规定或合约规定处理。
  • 项目验收管理,项目结束后,由设施管理部门组织维修施工单位、维修申请部门等相关人员进行现场验收,验收合格后,在验收单上签字并盖章确认,并做好资料档案的收集、存档。

注 3:设施的防腐管理,可参考本标准的"设备设施防腐管理"要求。

注 4:维修工程记录宜包括:施工年月(开工、竣工)、维修类别、维修原因、工程范围、工程费用、资金来源、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设施技术档案管理

设施管理部门应建立设施维护技术档案,档案宜包括下列适用的内容:

  • 必要的工程原始资料及图纸;
    • 定期检查、测量观测、特殊检测报告及记录,其他专项检测、评定报告,特殊情况下的使用及检测记录;
  • 维修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和验收资料等
    • 设施有关的照片、影像资料;
  • 其他需要归档的资料。
  • 设备设施的资产管理,参照本标准"8.1 设备设施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
  •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 设备设施本质安全

  • 在设备前期管理,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追求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为目标, 不仅应满足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还应充分考虑企业设备装置的环境、工况、操作、维护保养、防腐、检查维修等,设计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控制系统,充分考虑财产安全、人员安全、消防、职业健康和对环境的保护等。
  • 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应做好设备设施的风险管理,运用合适的风险评估工具,覆盖企业全部的设备设施、作业活动、设备寿命周期,对设备进行全面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在内的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工程技术措施、法规强制管理措施和教育措施。风险控制措施优先顺序按照: 消除、替代、降低、隔离、程序、减少员工接触时间、个人防护装备的顺序控制。
  • 企业应根据工艺危害分析或工作安全分析结果,编制风险控制措施并实施。
    • 应明确责任人员,定期对设备上的安全装置进行保养维护、检查/检测,以确保安全装置功能正常、投用正常;
    • 特种设备应按有关规定,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定期检测、检验,以确保特种设备在合格的状态下,合规合法使用;
    • 企业应通过制定适用的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设备设施安全监督、检查责任,实施安全风险的动态目标管理。

注 1: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 失误——安全功能

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 故障——安全功能

    指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本质安全是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实际上,由于技术、资金和人们对事故的认识等原因,目前还很难做到本质安全,只能作为追求的目标。

注 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 风险评估,可参考的标准如 GB/T27921《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GB/T 24353《风险管理 原则与实施指南》等。GB/T 3300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如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应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等方法,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应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等方法,对于复杂的工艺应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 或类比法、事故树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 风险评价方法如:

      ——风险矩阵分析法(LS);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风险程度分析法(MES);

      ——危险指数方法(RR)

      ——职业病危害分级法等。

注 3: 工程技术措施、法规强制管理措施和教育措施

  • 事故预防 3E 原则(引自:注册安全工程师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可归结为 4 个方面: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针对

    这 4 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 3 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教育(Education) 对策和法制(Enforce- ment)对策,即所谓 3E 原则。这三种(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 措施就是预防安全事故的 3E 原则。

  • 技术措施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生产设施设备的不安全因素,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完善防护与报警装置,实现生产条件的安全和卫生。
  • 教育措施是提供各种层次的、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教育和训练,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掌握安全生产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 法制措施是利用法律、规程、标准以及规章制度等必要的强制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消除不重视安全、违章作业等现象的目的。

注 4:安全防护装置,指配置在各类设备、设施、构筑物上起安全保障作用的所有防护装置(防护罩、防护网、防护屏、安全护栏等)。 可参考 GBT 8196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

注 5:风险控制措施评审,宜考虑以下:

  • 拟定的危险源控制措施是否降低风险至可接受;
  • 拟定的改善型危险源控制措施技术上是否可行,管理型措施是否简洁、实用、可操作,是否落实实施范围、时间安排及责任者;
    • 拟定的危险源控制措施是否会导致新的危险源或产生其它负面影响;
  • 拟定的危险源控制措施、方案的成本效益是否最佳。

注 6:风险控制措施优先顺序,如:

  • 消除:用其它安全的新的技术手段取代危险的操作,或改变设计以消除危险源。如:引入机械提升装置以消除手举重物危险源,消除锐利端部、角和凸起物等;
  • 代替:用安全的或危险性小的物质或工艺替代或置换危险的物质或工艺。如: 用不可燃物质替代可燃性物质, 用不使用危险材料的方法替代使用危险材料的方法,用低危害材料替代或降低系统能量(如较低的动力、电流、压力、温度等),采用防爆型本质安全电器等;
  • 工程控制:采取降低或隔离等措施,如:局部废气通风、防护栏/罩、距离/屏障/护栏防止人员接触危险、照明、密闭、联锁装置、声罩、光电联锁保护装置、泄压装置、漏电保护装置、超负荷保护装置、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微机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等;通过设计或技术改造简化操作或防误操作,以减少人为失误的机会等。
    • 信号、警告措施:安全标志、危险区域标识、发光标志、人行道标识、警告器或警告灯、报警器等;
  • 管理控制:用规定安全工作系统来降低风险,如:工作许可、操作规程、风险评价/工作前安全分析、工艺流程图、设备安全检查单、准入控制措施、限制接触风险人员的数目或接触时间等。

8)个体防护用品:安全防护眼镜、听力保护器具、面罩、安全带和安全索、口罩和手套等。

  • 人员方面

  • 安全管理部门,应充分收集、学习、汇编、发放与本企业设备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专业书籍、相关设备事故报告,形成系统性的培训学习资料,以丰富人员的设备安全专业知识,通过不断教育、培训,提升设备安全管理和设备安全作业技能水平。
  • 应对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检修等相关从业人员,做好岗前及在职的安全培训,确保从业人员掌握其岗位涉及到的安全风险和预防措施。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具有岗位专业技能。
    • 特殊工种操作、保养维护及检修设备,应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或操作证。
  • 非特种设备及特殊工作的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操作培训和实操考核合格,方可操作设备。
    • 必要时,企业应对进入企业检查、参观、学习、施工等外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在企业人员陪同下进入企业。
    • 企业应为从业人员配备与岗位安全和作业条件相适应的安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并指导、监督从业人员正确检查、维护、使用。
  • 管理措施方面

  • 设备的购置、改造、设计安装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安全管理规范要求。
    • 安全警示可视化
      • 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将安全注意事项和(或)安全警示标志设置于设备上易于引起人员注意的醒目位置。
      • 企业停机保养或检修设备时,为避免误启动,应根据需要办理设备停电手续,并在电源开关处挂醒目的"禁止启动"安全标志,并视需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 企业应在设备施工、吊装、检修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修现场的坑 、井、渠、沟、陡坡、高空作业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进入危险提示、警示,夜间要设置警示灯,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

        注:安全标志应符合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2893《图形符号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应符合 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规定。

  • 企业应在与设备相关的操作规程内写明安全操作及注意事项,以及应急处理方法,制定安全监控重点设备突发安全事故处置预案,并通过教育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应知应会。
  • 使用设备装置时,操作人应严格按设备设计或(或)工艺技术要求操作,禁止超负荷使用(运行)。
    • 必要时,在设备检查标准内应有安全装置的检查项目和标准。
  • 企业应对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盲板抽堵、高处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动土作业、断路作业等进行有效管控,需办理作业许可证的应在作业前获得相应的作业许可,并让参与此项工作的每个人理解完成该工作任务所涉及的活动细节及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每个人的职责,严格落实控制措施, 根据作业许可的要求,企业和施工方双方要指派相应的监护人进行全过程双监护,监护人应持证上岗。
    • 设备维修安全管理,参照本标准"8.13 设备维修管理"条款中"设备检修安全"的要求。
  • 企业宜通过定期的员工安全教育,或每年策划并实施安全管理活动,以提高与设备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掌握相应的安全技能和方法。

i) 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管理、设备管理、使用等单位的专业人员,对企业的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或

(或)隐患排查,发现异常或隐患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并消除。

注:隐患排查方式,如: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节假日及季节性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其中专业性隐患排查包括工艺、设备、电气、自控仪表、建筑结构、消防、公用及辅助工程等。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物资人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0年12月4日08:45:42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