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

2020年12月10日08:14:27
评论
10,447

下面为中铁隧道集团渝利铁路4标项目部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的下载链接,需要的请点击下载

中铁隧道集团渝利铁路4标项目部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下载


编号:隧-023


耐久性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20090815日发布 20090815日实施

耐久性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1.适应范围

适应于新建渝利铁路第Ⅳ标段耐久性混凝土砼工程施工。

2.耐久性设计

2.1本项目耐久性设计要求

(1)衬砌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2)衬砌结构砼原材料品质、配合比参数限值以及耐久性指标要求,按《铁路通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及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执行。

(3)衬砌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拱墙、仰拱不小于55mm,底板不小于40mm;

(4)衬砌施工控制、监测、养护、维修,要求按《铁路通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路砼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的相关条款办理。

2.2耐久性混凝土的特点

耐久性混凝土的特点有: 使用的原材料为水泥、砂、石、外加剂; 生产工艺过程在宏观上与普通混凝土一致; 掺入大量活性混合材料( 粉煤灰、磨细矿渣粉) 和专用复合外加剂; 养护要求高。

耐久性混凝土既是以耐久性为基本要求, 在采用常规材料和工艺制造的水泥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矿物掺和料和专用复合外加剂, 取用较低的水胶比和较少的水泥用量, 并在施工时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制备的满足力学性能要求并具有较高的耐久性能和良好的工作性能的混凝土。

3耐久性砼的质量控制

3.1 原材料选择

强度等级不低于42.5 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比表面积不应超过350m2/kg, 游离氧化钙含量不应超过1.0%, 水泥的碱含量不应超过0.80%(当骨料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时,水泥的碱含量不应超过0.60%;C40及以上混凝土用水泥的碱含量不宜超过0.60%)。 水泥熟料中C3A 的含量不宜超过8% , 钢筋混凝土所用水泥的Cl- 含量不超过水泥重的0.06% 。

3.1.2 细骨料的主要品质指标

细骨料为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的天然中粗河砂, 也可选用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不宜使用山砂。不得使用海砂。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中级细骨料。当采用粗级细骨料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或胶凝材料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细级细骨料时,宜适当降低砂率。

当采用以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或混合砂配制混凝土时,人工砂及混合砂的压碎指标值应小于25%。经亚甲蓝试验判定后,人工砂及混合砂的石粉含量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3.1.2 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限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C30C45

C50

石粉含量(% MB1.40

10.0

7.0

5.0

MB1.40

5.0

3.0

2.0

3.1.3 粗骨料

最大公称粒径应不大于31.5mm, 且不宜超过钢筋保护层厚度的2/3(在严重腐蚀环境条件下不宜超过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1/2, 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配制C50 及以上预应力混凝土时, 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5mm, 粗骨料应采用二级或多级级配; 当最大粒径为31.5mm , 5mm~10mm 粒级部分不宜少于25% ; 当最大粒径为25mm , 5mm~10mm 粒级部分不宜少于40%

3.1.4 耐久性原材料

适量掺用规定品质的优质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矿物掺和料或复合矿物掺和料。

专用复合外加剂应具有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能细化混凝土孔结构、能明显改善或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与水泥有良好的适应性等性能。

3.2 配合比设计

为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对工程所在地区进行原材料调查, 并对质量进行了比选, 选用质量稳定并有利于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的各种原材料。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至少90d 完成。当混凝土的原材料有改变时, 须重新设计配合比。

由于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检验周期较长, 考虑试验周期和可能出现的原材料变化等因素, 要求原材料均有备用种类, 提前进行不同组合材料间配合比的选定工作。

3.3 耐久性混凝土施工控制

为确保耐久性混凝土质量,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搅拌、运输、振捣等设备根据拌合时间、搅拌能力、运输距离、浇筑数量、连续浇筑等因素进行综合配套。

混凝土施工要求按特殊工序的程序处理, 施工前先需进行工序能力验证, 检查人员、设备、工艺是否满足施工需要, 混凝土施工关键操作人员要求固定且振捣经验丰富, 并经培训合格。

3.3.1 原材料控制

实际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必须与配合比设计相一致。材料进场后, 按材料控制程序进行登记, 并收集、保留相关资料。

所有原材料做到先检后用; 集料堆放场地先硬化、分仓, 后堆放原材料; 粗骨料按要求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 并对其检验状态进行标识; 胶凝材料、外加剂储存罐采用顶部搭设遮阳棚和四周棉被包裹防晒。

骨料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筛洗, 严格控制含泥量、级配, 并用钢结构雨棚覆盖, 降低集料的含水量差异和温度。

3.3.2 拌合过程控制

依据试验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 核查各种材料质量、搅拌设备系统及仪表精度。对微机控制搅拌站计量参数资料要及时分析, 动态校正计量。验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可泵性、测试坍落度。

所有混凝土原材料均按照质量计量, 配料按配料单进行称量。操作手进行岗前培训, 持证上岗; 拌合时, 有技术人员在搅拌站全过程值班, 随时处理出现的各种情况。

3.3.3 运输及泵送过程控制

本工程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形式。

混凝土搅拌车通过施工道路运输, 要求保持运输混凝土的道路平坦畅通, 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 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 并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

混凝土的入模时间控制在搅拌后60min 内泵送完毕, 最长时间不超过1/2 混凝土初凝时间, 混凝土初凝时间由试验室根据施工气温试验确定, 并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在交通拥堵和气候炎热等情况下, 在保证混凝土性能前提下, 适当增加混凝土初始坍落度, 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

3.4 浇筑过程控制

浇筑混凝土前, 根据不同的结构断面尺寸、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做好浇筑方案, 包括浇筑起点、浇筑进展方向和浇筑厚度、振捣器具布置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严格按事先确定的浇筑方案施工。

浇筑混凝土前, 指定专人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 并作重复性检查, 以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尺寸的质量保证率。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应为4 /m2, 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清除模板内的各种杂物。

混凝土的浇筑需连续进行, 在浇筑过程中,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3.5 振捣过程控制

衬砌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高频振动棒,

采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 宜采用垂直点振方式振捣, 每点的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或不冒大气泡为准, 振捣时间一般控制在30s 以内, 避免过振。混凝土较粘稠时, 应加密振点分布。

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 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 以防漏浆。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

4.施工中试验控制和检测

4.1温度控制点的布置与检测

1)控制点的布置

砼内部测温点埋在砼厚度的二分之一处,表面测温点埋在表面以下5~10cm处,每个测温点相距5m。测温点在砼浇筑前预埋PVC管,利用温度计插入孔内进行检测,并记录相关数据。

2)施工过程中温度检测

①砼的出机温度

为降低砼的内部温升,控制砼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很重要。出机温度测量从出料口取出,装入塑料桶内,温度计插入砼15cm,每2h测量一次。

②外界环境气温,每6h测量一次。

③砼浇筑温度按100m2浇筑块测温一次。

④砼内部与表面温度的观测

砼测温时间从砼浇筑后开始,3d内每4h测一次,3d后每8h测一次,测温结束时间以砼内部温度下降、内外温差不超过25℃为准。(砼测温记录表见附表)

4.2 砼在特殊环境和温度下的施工和检测

4.2.1冬季施工

1)当环境昼夜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或当地时间6时、14时及21时室外气温的平均值)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砼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冬季施工期间,当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砼,且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前,砼均不得受冻。当砼抗压强度未达到5MP前,也不得受冻。浸水冻融条件下的砼开始受冻时,其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75%

砼搅拌前,应先经过热工计算,并经试拌确定水和骨料需要预热的最高温度,尽可能保证砼的入模温度不低于5℃。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可在使用前运入暖棚进行自然预热,但不得直接加热。

当需要对水进行加热处理时,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至80℃以上,但搅拌时应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搅拌均匀后再投入水泥。

当加热水尚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骨料均匀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当拌合的砼出现塌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重新调整拌合料的加热温度。砼搅拌时间宜较常温施工延长50%左右。

骨料中不得混有冰雪、冻块及宜被冻裂的矿物质。

搅拌设备宜安装在气温不低于10℃的厂房或暖棚内。搅拌砼前及停止搅拌后,应用热水冲洗搅拌机鼓筒。

砼的运输容器应有保温设施。运输时间应缩短,并尽量减少中间倒运环节。

砼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及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当环境气温低于-10℃,应将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钢筋和金属预埋件加热至正温。

砼开始养护时的温度应按照施工方案通过热工计算确定,但不低于5℃,
细薄截面结构不宜低于10℃。

当室外最低气温高于-15℃时,应优先采用蓄热法养护。当蓄热法养护不能达到要求时,可采用外部热源加热法养护,养护制度应通过试验确定。

拆除模板和保温层应符合以下规定:

a、当砼达到抗冻强度规定后,方可拆除模版;

b、砼与环境的温差不得大于15℃。当温差在10℃以上但低于15℃时,拆除模板后的砼表面宜采取临时覆盖措施。

c、采用外部热源加热养护的砼,当养护完毕后的环境气温仍在0℃以下时,应待砼冷却至5℃以下且砼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大于15℃后,方可拆除模板。

2)砼的质量检验

定期监测水、外加剂及骨料加入搅拌机时的温度,以及砼搅拌、浇筑时的环境温度,每一工作班至少监测4次。

砼养护温度的检测次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采用蓄热法养护时,在养护期间至少每6h监测1次。

b、当采用蒸汽或电热法养护时,在升、降温期间每1h监测1次,再恒温期间每2h监测1次。

c、室外气温及施工环境温度应每昼夜定时、定点观测4次。

砼养护温度的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在结构隅角、突出、迎风和细薄部位应均匀留置测温孔,孔深可根据养护方法及结构尺寸确定。测温孔应编号并绘图。

b、当采用蓄热法养护时,测温孔应设在易于散热的部位;当采用外部热源加热养护时,测温孔应在离热源不同的位置分别设置;大体积结构的测温孔应在表面及内部分别设置。

c、检测砼温度时,测温计不应受到外界气温的影响,并应在测温孔内至少留置3min

d、以上监测均应作记录。记录表见附表(砼测温记录表)。

4.2.2夏(高温)季施工

当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砼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砼的配制、搅拌和运输:

a、应对原材料的储存仓、料堆等进行遮阳防晒处理,或在砂石料堆上喷水降温,以便降低原材料进入搅拌机的温度。

b、采用冷却装置冷却拌合水,并对水管及水箱加遮阳和隔热处理,也可在拌合水中加碎冰作为拌合水的一部分。

c、水泥进入搅拌机的温度不宜大于40℃。

d、宜尽可能的在棚内或气温较低的晚上或夜间搅拌砼,砼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30℃。

e、宜采用砼运输搅拌车运输砼。砼运输容器应设防晒设施,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2)砼的浇筑:

a、砼浇筑宜选在一天温度较低的时间内进行。

b、应加快砼修整速度。修整时,可用喷雾器喷少量水防止表面裂纹,但不准直接在砼表面洒水。

c、砼浇筑前应将模板或基底喷水润湿。浇筑宜连续进行。

3)砼的养护:

砼浇筑完成后,表面应立即覆盖清洁的塑料膜,初凝后撤去塑料膜,用浸湿的粗麻布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潮湿状态最少7d。保湿养护期间,应采取遮阳和挡风措施,以控制温度和干热风的影响。

砼拆模后的洒水养护宜用自动喷水系统和喷雾器。湿养护应不间断,不得形成干湿循环。

大体积砼应提前养护,且养护时间不应小于28d

4)质量检测:

砼浇筑和养护时,环境温度每日检查4次,并做好检查记录。当温度超过热期规定的要求时,砼拌合时应采取有效降温,防晒等措施,以保证砼的浇筑质量,否则应停止施工。

砼热期施工除应留标准条件下养护的试件外,还应制作相同数量的试件,并将其置于与结构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养护,检查砼强度以指导施工。

一般条件下的砼施工和养护见砼作业指导书。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物资人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0年12月10日08:14:27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