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项目施工中双块式轨枕无砟轨道施工组织设计下载

2021年4月7日08:20:12
评论
4,651

物资人网在本文中推荐的是双块式轨枕无砟轨道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本文件共计47页,约2万余字,主要目录为编制依据和术语、工程概述、轨道主要参数与主要工程数量、施工进度及工期安排、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测量控制系统、物流运输及保证措施、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9大章内容构成,每章还细分为数节不等。下面为本施组物资人网下载链接,需要的请下载。

双块式轨枕无砟轨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版下载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一、编制依据和术语

1.1编制依据

1)《改建铁路xx至xx段增建二线工程施工图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图》(20xx年5月);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4)《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16);

5)《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 10210);

6)《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1);

7)《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5);

8)《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3);

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

10)《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

1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1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2007局部修订)(铁建设[2007]104号);

13)《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兼顾货运)》(通线[2008]2251);

14)《CRTS 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兼顾货运)》(通线[2008]2201);

15)xx一号隧道施工现场情况及调查资料;

16)成都铁路局xx建设指挥部xx项目部的有关要求;

17)本单位的科研成果、技术装备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2术语

1)无砟轨道:用整体混凝土结构代替传统有砟轨道的轨枕和散粒体碎石道床的轨道结构。

2)双块式无砟轨道:以现场灌注混凝土方式将预制的双块式轨枕嵌入到均匀连续钢筋混凝土道床内并形成整体的无砟轨道结构。

3)混凝土道床板:现场浇筑的埋设双块式轨枕或混凝土岔枕的整体钢筋混凝土层。

4)工后沉降:在铺轨工程完成以后,基础设施产生的沉降量。

5)差异沉降:在铺轨工程完成以后,路桥或路隧连接处的沉降差。

6)折角:路基与桥梁或隧道间由于过渡段沉降造成的弯折角度。

1.3编制原则

1)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装备、工艺、材料和施工方法。

2)施工推行作业标准化、施工机械化、检测现代化、管理系统信息化和操作简单规范化。

3)适合xx一号隧道进行无砟轨道施工的具体情况。

二、工程概述

2.1工程概况

xx线为设计速度160km/h的客货共线新建双线隧道,铁路等级为国家铁路Ⅰ级。xx一号隧道穿越xx主脉,位于xx车站与xx河之间,其分界线起讫里程DK269+506~DK275+986.45,线路全长6480.45m(其中隧道正洞进口里程DK269+516,出口里程DK275+967,洞身全长6451m)。

洞内DK269+536~DK275+947段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内轨顶面至道床面高度为57cm。DK269+516~+536(进口)、DK275+947~+967(出口)段设置洞外有砟轨道和洞内无砟轨道过渡段,设计轨面至道床底面高度由洞口77cm过渡至57cm。

隧道轨道结构见表2-1。

隧道轨道结构表2-1

序号

里 程

轨道结构型式

轨道至道床底高度 (cm)

1

DK269+516~+536

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过渡段

57~77

2

DK269+536~DK275+947

双块式无砟轨道

57

3

DK275+947~+967

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过渡段

57~77

2.2设计原则

1)铺设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结构按旅客列车最高通过速度160km/h设计。

2)设计动轮载300kN。

3)扣件节点间距一般为625mm,局部地段可作调整,但不应大于650mm,且不应小于600mm。

4)无砟轨道道床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小于60年。

5)曲线超高采用外轨抬高方式在道床上设置。

6)维修工作量小,对于局部破坏具有可修复性。

三、轨道主要参数与主要工程数量

3.1轨道主要参数

1)钢轨

钢轨采用60kg/m,100m定尺长U75V无螺栓孔热轧新轨,其质量符合《43kg/m~75kg/m热轧钢轨订货技术条件》(TB/T 2344)的相关规定。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

2)扣件

扣件采用WJ-7A型弹性分开式扣件(研线0603A)。

3)轨枕

轨枕采用SK-1型双块式轨枕。双块式轨枕在厂内预制。

4)道床板

⑴道床板尺寸

道床板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现场分段浇筑,宽度为2.80m。双块式轨枕承轨面高出道床面约44mm(未考虑道床面横坡),道床板厚度约315mm(不含仰拱回填层或结构底板)。

距洞口200m范围,道床板按6.25m分块构筑;距洞口200m往内,道床板按12.5m分块构筑。遇隧道结构缝等,适当调整道床块长度及扣件节点间距,使道床伸缩缝与隧道结构缝对齐设置。但道床板最长不超过15m,最短不小于5m;扣件节点间距最大不得超过650mm,最小不得小于600mm。

道床伸缩缝缝宽20mm,用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填充,并用聚氨酯密封胶封面。

⑵道床板绝缘

道床板结构内纵横向钢筋搭接处采用小型绝缘塑料卡进行绝缘处理,在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前进行钢筋网绝缘性能检查,保证绝缘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⑶道床板配筋

隧道内的道床板配筋有两种:距洞口200m范围内的多筋结构和距洞口200m往内的少筋结构。

⑷道床板与板下结构连接

道床板浇筑在隧道仰拱回填层上,道床宽度范围内仰拱回填层表面进行拉毛或凿毛处理。

⑸道床两外侧C20回填

双线道床两外侧与隧道两侧沟间以C20混凝土回填平整,且与道床以伸缩缝隔开,伸缩缝按道床伸缩缝规格进行设置。

5)过渡段设计

双块式无砟轨道两端设置过渡段。过渡段长25m,其中无砟过渡段长5m,有砟过渡段长20m。

有砟过渡段设置两根25m长60kg/m辅助轨,并与xx河双线中桥护轨拉通铺设。辅助轨与基本轨中心距离为50mm。无砟轨道过渡段范围内铺设无砟轨道过渡段专用枕(通线(2008)2201)及WJ-7A型弹性分开式扣件(研线0603A);有砟过渡段采用有砟轨道过渡段专用枕(通线(2008)2201)及WJ-7A型弹性分开式扣件(研线0603A),其中有砟过渡段与无砟过渡段相邻侧14m范围采用轨下垫板刚度为45~55kN/mm的WJ-7型弹性分开式扣件;辅助轨扣件采用扣板式扣件(研线0607)。无砟过渡段范围内轨枕间距为625mm,有砟过渡段范围内轨枕间距为600mm。

有砟过渡段20m范围内隧道仰拱回填层与普通有砟轨道隧道断面保持一致。与有砟过渡段相邻的2块板采用预埋钢筋(植筋)将道床板与隧道结构进行锚固连接。有砟过渡段的20m范围内的道砟用道砟胶进行粘结。

6)超高设置

曲线超高采用外轨抬高超高值的方式在道床板上设置,并在缓和曲线内过渡。

7)排水设计

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直线地段道床表面向中央水沟设置0.7%的横向排水坡,曲线地段道床表面根据曲线超高设置横向排水坡。当曲线地段内轨在隧道边侧水沟一侧时,在隧道侧沟壁上每隔20m埋设一个直径50mm的PVC排水管,通向隧道边侧水沟。管口标高与C20回填部分表面平齐,使道床表面水能顺流至隧道边侧沟。

8)无砟隧道接地设计

在每块道床板底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50mm~100mm)设置3根平行的Φ16纵向钢筋,该3根纵向钢筋与道床板中的上层横向钢筋及轨枕中的横向钢筋交接处全部采用绝缘套管绝缘。每块道床板一端设置1根Φ16的横向钢筋与3根纵向钢筋焊接。该根横向钢筋与道床板中的上层Φ20纵向钢筋交接处全部采用绝缘套管绝缘。3根Φ16纵向钢筋通过相邻的两块道床板两端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用70mm2的铜缆线连接)形成纵向贯通。3根Φ16纵向钢筋顺线路方向每隔100m左右断开,并通过铜缆连接至综合接地预留的接地端子。

双块式轨枕无砟轨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版下载

3.2轨道工程主要数量

双块式无砟轨道工程数量表(表3-1)

表3-1 双块式无砟轨道工程数量表

 

轨道工程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铺轨长度

铺轨公里

12.908

 

2 无碴轨道

铺轨公里

12.828

 

2.1 铺轨

 

 

 

2.1.1 60kg/m、定尺长100mU75V无孔热轧新轨

铺轨公里

12.828

 

2.1.2 WJ-7A弹性分开式扣件

41050

研线0603A

2.1.3 辅助轨扣件

64

研线0607

2.1.4 SK-1型双块式轨枕

20493

通线[2008]2251

2.1.5 无碴过渡段专用枕

32

通线[2008]2201

2.2 铺道床

 

 

 

2.2.1 C40混凝土

m3

11892

 

2.2.2 φ18 HRB335钢筋

t

929

 

2.2.3 φ20 HRB335钢筋

t

40.39

 

2.2.4 φ28 HRB335钢筋

t

0.39

 

2.2.5 18-18交叉型塑料绝缘卡

699341

 

2.2.6 18-12交叉型塑料绝缘卡

271213

 

2.2.7 20-18交叉型塑料绝缘卡

83174

 

2.2.8 20-12交叉型塑料绝缘卡

32256

 

2.2.9 φ50 PVC排水管

m

31

 

2.2.10 混凝土减缩防裂防水密实剂

kg

12487

 

2.2.11 混凝土界面剂

L

691.2

 

2.2.12 伸缩缝用聚乙烯泡沫塑料板

m2

6324

 

2.2.13 伸缩缝用聚氨酯密封胶

L

6346

 

2.2.14 植筋胶

L

3.69

 

3 有碴过渡段

铺轨公里

0.08

 

3.1 铺轨

 

 

 

3.1.1 60kg/m、定尺长100mU75V无孔热轧新轨

铺轨公里

0.08

3.1.2 WJ-7A弹性分开式扣件

80

研线0603A

3.1.3 WJ-7弹性分开式扣件
(轨下垫板静刚度45~55kN/m)

192

 

3.1.4 有砟过渡段专用枕

136

通线[2008]2201

3.2 铺辅助轨

 

 

 

3.2.1 60kg/m、25m钢轨

8

 

3.2.2 辅助轨扣件

272

研线0607

3.3 铺道床

 

 

 

3.3.1 一级道砟

m3

177

 

3.3.2 道砟胶

L

4800

 

四、施工进度及工期安排

4.1施工总体安排

轨枕施工:我部共需SK-1型双块式轨枕20493根,过渡段专用轨枕168根,全部委托成都铁路局德阳轨枕厂生产制作,根据供应计划火车运输至xx车站,再通过汽车倒运至进出口工区临时存放场地。

道床板施工:根据成都铁路局xx线的铺轨时间节点,结合我标段现阶段施工情况,无砟轨道总体计划为:在xx一号隧道进口洞口段100米长度范围内由四公司项目部做工艺性试验(主要是设备调试、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综合接地、混凝土浇筑等)。试验结果经评审合格后安排两个公司组织施工。两套设备两个工作面从进出口洞口端开始往隧道中部施工,前期计划先行施工线路左线单幅1500m~2000m,待隧道内衬砌及电缆沟等附属工程全部完成后,从隧道中部往洞口方向,左右线同时施工至洞口。两侧踏步随道床板进展跟进施工,每个作业面一个施工循环为131.25米,共准备525米的施工机具和精调工具,并配足检查整修备用器具。

4.2施工进度计算

1)队伍安排:两个施工队分成两个工作面,分别从xx一号隧道进出口洞口端开始往隧道中部施工,先期施工线路左线,后期从隧道中部往洞口方向左右线同时施工。

2)结合目前xx线施工进展实际情况和铺轨计划安排,作为无砟轨道施工完成的控制时间,预留7天作为道床养生时间。

3)设备安装、调试、工艺性试验、转场时间:设备安装调试时间为5天,设备的工艺性试验时间为10天(含组织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的专家参加进行组织评审时间)。

4)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架立调整、混凝土浇筑

(1)正常情况下,每个工作面每天完成无砟轨道131.25米混凝土浇筑、131.25米轨排架立调整共262.5米的施工段;

(2)因对轨排架的精度要求高,需要经常检查调整,一个月按照26个有效工作日考虑,一个月平均可完成26个262.5米的施工段,计262.5×26=6825米;

(3)我标段合计无砟轨道长度为12828米,先期已施工3000~4000m,待隧道洞内衬砌及电缆沟等附属工程完毕后,需(12828-3000)÷6825×30=43天;

因此,可按照每天施工单线262.5米进度考虑,安排43天施工完毕;

(4)过渡段施工:隧道进出口两处各25米的过渡段施工共安排4天时间完成;

(5)设备拆卸等:安排2天;

(6)混凝土养护: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为7天;

(7)验交时间: 3天。

4.3工期安排

根据xx复线铺轨工期安排,标段起点区间正线铺轨自20xx年6月16日开始,据上所述,考虑混凝土养护时间,将20xx年6月5日作为xx一号隧道无砟轨道施工结束的控制时间,施工中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及时调整资源配置,合理组织施工,确保铺轨工期的实现。

工期安排详见《xx复线N2标无砟轨道施工进度横道图》。

4.4节点控制时间

根据该无砟轨道施工进度指标,结合工期安排,各工程节点控制点时间或工期具体见下表(表4-1):

表4-1 节点控制点时间(或工期)

序号

项 目

节点时间或工期

备注

1

设备进场时间

20xx.2.20

2

工艺性试验(含试验结果评审)

20xx.2.21~3.10

3

进口从洞口往中部线路左线单幅施工

20xx.3.11~3.30

20天

4

出口从洞口往中部线路左线单幅施工

20xx.3.11~3.30

20天

5

进口从隧道中部往洞口左右线双幅施工

20xx.5.1~6.10

41天

6

出口从隧道中部往洞口左右线双幅施工

20xx.5.1~6.10

41天

7

养护、验交时间

10天

五、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5.1组织机构

指挥部成立无砟轨道领导小组,组长由指挥长担任,副组长由总工担任,组员分别由指挥部各部室负责人、各公司项目经理担任。

5.2施工队人员配备

每个施工队人员配备数量见表5-2,我标段无砟轨道施工计划投入两套设备,人员按两个施工队配备。

表5-2 人员配备(一个施工队)

序号

工作内容

人数

工班调配

1

底板混凝土表面处理

10

单班作业

2

道床板钢筋网绑扎

20

单班作业

3

模板安装及拆卸

15

单班作业

4

混凝土搅拌

10

两班倒

5

混凝土运输

8

两班倒

6

混凝土灌注

18

两班倒

7

混凝土养生

4

单班作业

8

轨排架设与调整

20

两班倒

9

龙门吊司机

6

10

汽车吊操作

2

单班作业

11

现场指挥协调

2

两班倒

12

质量检查员

2

两班倒

13

测量员

10

单班作业

14

安全员

2

两班倒

15

电工

2

两班倒

16

材料员

4

17

试验员

3

合计

138

六、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6.1施工方案的选择

我标段采用工具轨法施工双块式无砟轨道(隧道施工断面见下图),这种施工方法具有设备一次性投资少、施工简便、易操作等优点。根据我标段无砟轨道地段曲线半径和考虑外矢距对线路平面影响,轨道排架长度采用1.5倍标准道床板长度,即9.375m。


6.2机械设备配套方案

6.2.1施工机具成套配置方案按下列条件考虑

1)线间距4.2~5.0m,前期单线施工,后期左、右线同时施工,物流通道为隧道底板,物流采用无轨方式运输。

2)主料物流时间控制:(按照131.25×2m/d的作业效率)

a.铺装阶段轨枕运输: 150min (3×15根/车)

b.灌注阶段的砼运输: 50min (8m3/车)

c.其它物料的运输按上述控制时间综合制定。

6.2.2施工配套机组作业综合技术指标

⑴ 施工作业效率:定额131.25×2m/d单线延米(隧道内);

⑵ 施工轨道精度: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6.2.3施工机具成套配置数量

下列设备每套按照131.25×2m/d的作业效率配置

1)组合式轨道排架 28排(4组共525延米)

2)自行式铺轨机组 2台(按施工方向前端为1#车,后端为2#车)

3)多功能电控吊具 2架(与铺装机组配合使用)

4)移动机械分枕组装平台 1台

5)调车平装桥 1台

6)混凝土输送车 (8m3) 4台

7)混凝土输送泵 1台

8)混凝土拌合站(JS1000) 1台

根据施工任务及工期要求以上设备按两套配置。

6.3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隧道结构的适应性进行检查以及其它技术准备工作(底板混凝土凿毛清理、控制点测设、基标布设)等。

6.3.1混凝土底板凿毛清理和检查确认

底板检查是成功施工无砟轨道的第一步。在进行道床板施工前,按照铁路客运专线质量检查及验收标准规定的项目,全面进行检查验收底板,确保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检查确认项目是:量测检查底板表面高程,底板表面平整度及坡度。如高程存在任何偏差需要调整,施工前必须制定专项方案,并报设计、监理和业主批准。过渡段需要调整好预埋连接钢筋。

施工时需要注意底板综合接地必须严格按照设计院方案施作。

每个作业面,安排1人持高压水枪,1人使用清扫工具配合清洗底板,保证底板顶面无杂物,整洁干净,无积水。

序号

项目

工作内容

技术、安质、检测等管理人员

操作人员

备注

技术、质量

测量控制

1

混凝土底板检查验收

测量

凿毛

★8人

清洗

★2人

检查验收

说明

1人

3人

10人

★负责人

◇配合人

6.3.2线路基标

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是帮助铺设和调整轨道的依据,控制基标尽量与混凝土底板施工同步进行待已经施工完毕的混凝土底板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进行。但需要以全线重新测量设定的CPⅢ控制网为基准(CPⅢ控制网的测量见7.3.2节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测量设定。

控制基标是无砟轨道铺设的依据,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无砟轨道的施工质量。控制基标直线60m设一个,曲线60m设一个,加密基标直线6.25m一个,曲线每3.125 m (6.25m的一半)设一个。变坡点、竖曲线起终点设置控制基标。

控制基标:①方向允许误差为4″;②相邻点高差中误差8×L1/2;③距离允许偏差1/20000。加密基标:①偏离线路中线方向允许偏差为±1mm; ②每相邻加密基标间距离允许偏差为±2mm;③每相邻加密基标高差允许偏差±1mm。

序号

项目

工作内容

技术、安质、检测等管理人员

操作人员

备注

技术、质量

测量控制

1

线路

基标

测量

便于轨排的铺设和缩短粗调时间

做点

★1人

检查验收

说明

1人

3人

1人

★负责人

◇配合人

6.3.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施工之前由试验室完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需要选择合格的原材料,混凝土的坍落度符合泵送100—300米的距离(配制3-5个不同坍落度的配合比),并通过试验验证其收缩量。

序号

项目

工作内容

技术、安质、检测等管理人员

监理

备注

试验室

工程部、现场技术和试验人员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材料

物资部◇

以试验室为主,总工把关,配制符合要求的配比,现场技术、试验和拌和站负责人加强过程控制。

配制和试验

技术◇

报批

现场控制

说明

★负责人

◇配合人

6.3.4轨道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施工前对CPⅢ控制网测量、组装平台上组装轨排、轨排架立及初调、钢筋绑扎、综合接地和电阻测试、模板安装、混凝土作业、轨道测量和精调、准备工作和检查整理等工序的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向管理层、作业层的施工人员进行各项工作施工程序、技术规定与标准、控制措施的交底,以及明确质量记录的建立与要求、关键施工设备及新型检测设备使用等,经过培训的人员考核合格后才允许参加施工。

6.3.5临时工程

场地、施工营地、便道、通讯、供电、供水、混凝土拌合站及部分机械设备均利用原隧道施工配置。

6.3.6无砟轨道铺设条件检查、评估

1)观测点布置及观测频率: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即对隧道基底设施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期不少于三个月,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适当延长观测期。按照《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要求:Ⅲ级围岩每400m、Ⅳ级围岩每300m、Ⅴ级围岩每200m布设一个观测断面,隧道洞口至分界里程范围内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沉降观测点设在与观测断面相对应的两侧边墙上。观测频率为隧底工程完成后,观测期限3个月,观测周期每周1次;无砟轨道铺设后,观测期限3个月,观测周期0~1月每周1次,1~3月每周1次,沉降稳定后不再进行观测。

2)无砟轨道施工前,由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咨询等单位,按照《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的规定,对隧道进行全面检查评估,预测结构物的基础沉降变形,绘制沉降预测变形曲线,对工后沉降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认满足设计沉降标准后,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规定的内容编制并提交《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报告》,做为无砟轨道施工的依据。

3)评估方法及判定标准:隧道基础沉降预测采用曲线回归法,设计预测总沉降量与通过实测资料预测的总沉降量之差值不宜大于10mm,预测的工后沉降值小于15mm。

4)无砟轨道施工前复测基桩控制网、中线桩和路面高程、平整度及几何尺寸等,核实中线和高程贯通情况,复核时发现同设计不符时及时联系有关单位予以解决。

6.3.7进场施工机具及设备检查验收

道床施工的专用机具有移动式组装平台、专用门式起重机、固定式轨道排架、混凝土输送泵等。道床施工前对机具的精度及各项机械性能指标进行详细检查并纪录,尤其是必须对每一榀固定式轨道排架建立检查档案,并在现场设置轨排架检查整修平台。

轨道排架:轨道排架为道床施工关键机具,排架的轨距、轨向、轨面平直度、轨排方正度、挂蓝外缘间距、挂蓝底面与钢轨底部的密贴状况、线间距等关键尺寸必须符合设计技术要求。在施工前还要特别检查轨排两侧轨向锁定器调整范围及灵活程度,支腿螺杆调整范围,支腿套筒在施工中的变形程度等。排架对上述指标检验后作出状态标识。对于未达到精度要求的机具,坚决不准投入使用。轨道排架的具体检验项目及标准见下表。

轨行门式起吊机:起重机检查重点为行走系统、电器制动、起重机变速快慢、吊架的吊点灵活程度及有效吊点的均匀分布等方面指标。起重机行走部落在隧道两侧水沟电缆槽顶部,其轨距定为1000cm,枕木间距不大于50cm。

以上机具其几何尺寸要求精度高,为防止运输过程中变形,均进行组装调试,并定期检查。

轨道排架检测项目表

检验项目

挂篮钢轨外缘间距

挂篮工作面间距

挂篮外边缘间距

轨距

轨向

轨面

轨排方正度

挂篮与钢轨底密切状况

检验标准

25±0.5mm

187±1mm

1698±1mm

1435(-1、+2)mm

10m弦量矢度不大于2mm

10m弦量矢度不大于2mm

不大于2mm

检验方法

尺量

尺量

尺量

轨道尺量

拉10m弦线直尺量

10m弦用直尺量

尺量对角线长度

用不大于0.5mm的插尺

6.4基本程序和工艺流程

6.4.1基本施工程序

清理现场→设置中线控制桩和标桩→道床钢筋网预制→安装横向模板→分枕及组装轨枕→排架粗调→道床钢筋网焊接→联结、精调轨排→安装纵向模板→浇注道床混凝土、振捣抹面成形→养生、拆除轨道排架进入循环。

6.4.2施工工艺流程

见表6-4

表6-4 无砟轨道施工工艺流程


6.5施工方法

6.5.1设置中心桩和标桩

1)底座高程每隔5 m进行复测,对超标地段进行必要的处理;

2)清除道床板范围内的下部结构表面浮渣、灰尘及杂物;

3)每隔10 m测设并标记一个左右线路中线控制点,中线用明显颜色标记,为散枕机放置轨枕提供粗略位置;

4)以标记的中线控制点为基准,用明显颜色标记道床板的纵向模板内侧边线和横向模板固定钢条位置;

5)标记轨枕控制边线及每隔20根(约13 m)标定一次轨枕里程控制点的具体位置。

6.5.2道床钢筋网预制及焊接

道床板钢筋在洞外加工,在洞内绑扎组装。基底处理结束后按6.25m的纵向间距组装,绑扎时在纵横向钢筋搭接处(含轨枕桁架钢筋)加设绝缘套管隔开钢筋,确保纵横向钢筋节点绝缘。每张钢筋网在横向伸缩缝处断开,网下用5×10×10cm的与道床板混凝土同标号的预制垫块进行支垫,确保道床板结构受力条件和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垫块间距为1.0m,梅花形布置。

道床板表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5mm)设置3根平行的Φ16纵向钢筋作为接地钢筋,该3根纵向钢筋与道床板中的上层横向钢筋及轨枕中的横向钢筋交接处采用绝缘套管绝缘。每块道床板一端设置1根Φ16的横向钢筋与3根纵向钢筋焊接,该根横向钢筋与道床板中的上层Φ20纵向钢筋交接处全部采用绝缘套管绝缘。3根Φ16纵向钢筋通过相邻两块道床板两端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用70mm2的铜缆线连接)形成纵向贯通。3根Φ16纵向钢筋顺线路方向每隔100m左右断开,并通过铜缆连接至综合接地预留的接地端子。

用移动式焊机焊接接地钢筋。焊接采用闪光对焊。接地连接要求有高质量的金属焊接。

利用摇表对纵、横向钢筋的绝缘情况与及接地钢筋之间的导电进行检查,满足CPW2000轨道电路系统要求,相互绝缘的钢筋之间电阻必须达到2MΩ以上,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6.5.3模板安装

横向模板按设计里程预先放置准确,在曲线段时,注意高端放置在超高轨处。横向模板的固定使用卡具与轨排轨底固定,调整卡具可使横向模板位置准确无误。

纵向模板安装为浮动式结构,安装时只需按设定长度尺寸分别插装在轨排接头、中部的相应位置,当支腿螺栓调整高低时,其浮动的功能会使模板始终与底部接触,混凝土灌注时在两纵向模板间安放搭接模板,防止漏浆。

模板在浇注混凝土前涂刷脱模剂。

6.5.4轨排的安装及调试

1)轨枕悬挂

轨枕分布在移动式机械分枕组装平台上进行,铺装机吊起空排架移动至组装平台上方对位,再用扣件将轨枕与排架扣紧即形成可供铺设的小型轨排。

2)轨排铺设

用铺装机吊起重轨排运至铺设地点,按点定位。相邻轨排间使用夹板联结,每接头安装4套螺栓,初步拧紧,轨缝留6-10mm。每组轨排按准确里程调整轨排端头位置。

3)轨排粗调

轨排粗调实施手控调整市,轨道的高程可预先使用调高螺栓预置,这样,轨排粗调定位时,只需中线对位。

4)轨排精调定位

每组轨排联结成轨道后,其轨面系的精调锁定由排架支腿和轨向锁定器完成。其中轨距1435mm为定值不调,高低、水平由左右支腿螺栓调整,轨向由轨向锁定器调整。调整时应严格按:"内轨高程→中线→轨面高低及轨向→水平及三角坑→复核高程及中线"的程序进行。排架精度达到要求时,拧紧支腿螺柱,锁定左右轨向锁定器。

6.5.5道床混凝土浇注

1)泵送混凝土的准备与管道布置

输送泵放置在轨排前端,输送管道布置在双线排架之间,支架支撑管道。浇注混凝土时做到布料充实均匀,不污染排架和轨枕,随浇注数量逐根拆短或接长管道长度。混凝土浇注结束后及时检修保养输送泵和清洗管道。

2)道床混凝土捣固与平整

道床混凝土捣固使用插入式振捣棒,作业时分前后两区间隔2米捣固,前区主要捣固下部钢筋网和轨枕底部,后区主要捣固轨枕四周与底部加强。捣固时应避免捣固棒接触排架和轨枕,遇混凝土多余或不足时及时处理。表面修平抹光后及时养生。

6.5.6道床养生与清理

道床拆模后及时修补残损部位和进行养生工作,养生时间视环境条件制定。养生强度达到要求后全面清理道床表面,铲除多余灰渣,各部清扫干净。轨枕表面不得有任何残留物。

6.5.7组合式轨道排架倒用

道床经养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轨道排架。拆除顺序为:轨排间联结夹板→轨枕扣件→轨向锁定器。然后,松动支腿螺栓和模板,用铺装机吊起排架重新悬挂轨枕循环使用。模板在轨排吊起后人工拆除。

6.6过渡段施工

过渡段有砟轨道的施工,在无砟轨道混凝土道床施工完成后进行,以避免施工干扰。辅助轨及配套扣件的组装铺设在无缝线路铺设完成后进行。

七、测量控制系统

7.1施工方法及作业程序

7.1.1 CPⅠ、CPⅡ控制网复测

CPⅠ、CPⅡ控制网复测应严格按照《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5.2.3中所示规范进行。

复测应按照CPⅠ、CPⅡ点复测同时进行的原则进行。

CPⅠ点复测,由局精测室进行复测。

CPⅡ点复测,由各项目部组织完成。使用精密全站仪。复测完成后,将成果整理上交监理单位。如复测成果与设计院交桩成果较差不符时,应重新测量。如确认设计单位勘测资料有误或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与设计单位进行协商,对勘测成果进行改正。

双块式轨枕无砟轨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版下载

7.1.2CPⅢ控制网布测

7.1.2.1CPⅢ控制网布控

CPⅢ控制网由我部自行布控。

7.1.2.2CPⅢ控制网的测量

在无砟轨道施工前,首先对该隧道全线测量,并对设计院提供的测点及精密控制测量三等水准点成果表、CPI级GPS控制网坐标成果表、CPII级GPS控制网坐标成果表进行复核,完成CPⅢ控制网点布设、成果表和复核校对。

1)平面控制测量

CPⅢ基桩控制网主要为铺设无砟轨道提供控制基准,是在CPI、CPⅡ加密控制网基础上采用后方交汇法施测。为保证无砟轨道施工满足线路平顺性要求,CPⅢ控制点分布于线路两侧,纵向间距约为60m,埋设要求参照《客专暂规》办理。

首先利用线路附近的CPⅠ、CPⅡ控制点,在线路内引出3个标准点(如图7-1),标准点设在两个基桩之间,并且在两个方向上能观测到2×3 个基桩。


图7-1

CPⅠ、CPⅡ加密基桩控制点不能满足要求的,在适当位置设置辅助点,通过辅助点、CPⅠ或CPⅡ控制点测放标准点。见图7-2


7-2

测放标准点时进行两个测回的测量。为能够准确确定基桩,目标点之间的最大间距为 150m 。利用标准点测放基桩时,至少需重叠3~4对CPIII基桩点测量,且相互比较。

在基桩之间,还要进行附加的横向距离测量。测量采用双测回法,得出结果并做出比较。

平面控制测量测距中误差为±3mm。

2)高程控制测量

在平面测量完成后进行CPIII水准加密基标高程控制测量工作,往返水准测量起闭于二等水准基点 (如图7-3所示)。

高程测量要完成二个测回(即后-前 前-后或前-后 后-前),均方差为±1mm。

在水准联测后进行CPIII高程控制平差,平差计算按有关精密水准测量的规定执行。


图7-3

在返测时,如图7-4所示,所有在往测上作为中视的CP III观测点,现在作为交替测点。即原CPIII中视观测点变为前后视观测点。


图7-4

7.1.3测量成果评估

送评资料包括:

1)CPⅢ控制网布测方案;

2)CPⅢ控制网布测作业指导书;

3)CPⅢ控制网平差计算说明;

4)CPⅢ控制网最终成果。

由业主组织各方专家对测量成果进行评估,评估通过后,最终测量成果方可使用,如评估没有通过则应根据评估意见对CPⅢ点的布测方法进行调整,然后重新测量CPⅢ点,并提交业主评估。直到评估通过为止。

7.2施工阶段的安装测量

在隧道内适合铺轨后,及隧道内的沉降观测通过了由业主组织的业主、设计、监理、咨询、施工五方共同参与的无砟轨道施工条件评估后,即可展开无砟轨道的施工工作。

7.2.1测量工作开始前的相关准备

7.2.1.1仪器准备

在正式施工开始以前,测量专用仪器设备准备到位,施工测量专用仪器设备清单如表7-1:

表7-1测量仪器设备清单


7.2.1.2资料准备

在试验段开始前收集整理以下资料:

1、CPⅠ、CPⅡ、CPⅢ控制网成果;

2、无砟轨道设计图纸;

3、xx一号隧道线路关系;

4、xx一号隧道沉降观测成果及评估结论;

5、测量仪器生产合格证及鉴定证书;

6、测量人员培训教案及培训人员资质证明。

7.2.1.3 人员准备

无砟轨道试验段开始施工前准备如下人员:

1、测量技术培训人员3~5人,由具有专业资质的资深测量人员担当;

2、测量技术咨询人员1~2人,由具有专业资质的资深测量人员担当;

3、测量技术管理人员1人,由具有专业资质的资深测量人员担当;

4、普通测量人员30人,由经过培训的测量人员担当。

7.2.2安装测量

7.2. 2.1轨排尺寸测量

主要项目:

1、轨排架相对尺寸测量及变形检测;

主要任务:对运送到施工现场的轨排架的相对尺寸进行测量记录,检查轨排架的相对尺寸在施工过程当中的变形情况;

主要目的:检查轨排架的相对尺寸,确定轨排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定轨排架相对尺寸的变形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主要内容:测量轨排架的轨间距;测量轨枕间距;

使用工具:小钢尺、卡尺;

人员配备:2人;

测量地点:散轨组装平台。

2、建立轨排架相对尺寸测量档案

主要任务:将每个轨排架相对尺寸的测量数据整理归档;

主要目的:实时监控轨排架变形情况,及时剔除变形超限的轨排架。

7.2. 2.2线路中线放样测量

主要任务:放样出线路中心线;

主要目的:为轨排架的安装提供基准;

使用工具:全站仪、对中杆、棱镜、油漆、钢钉、墨线盒;

人员配备:4人;

限差要求:放样出的线路中线横向误差≤10mm;

测量地点:隧道内未进行无砟轨道施工地段。

7.2. 2.3轨排定位初调测量

主要任务:将轨排架初步定位在设计位置;

工作方法:

1)将独立棱镜固定在轨排架前端的中心位置;

2)将水平尺按照一定的倾斜度固定在轨排架横梁上;

3)使用全站仪控制棱镜的三维坐标,通过对轨排架的左右横向调节螺栓的调整使棱镜固定在设计位置;

4、调节轨排架的左右竖向调节螺栓,使水平尺上水准气泡的气泡居中;

5)反复进行步骤3和步骤4,使轨排架基本定位在设计位置;

6)初调完成后,使用轨检小车分别使用连续相对测量和连续绝对测量的方法对轨排架的定位情况进行测量,将检测成果记录归档。

表7- 2 轨排尺寸测量工具


注意事项:

1)水平尺固定在轨排架上的倾斜度按照轨面超高计算;

2)步骤3和步骤4的重复次数由现场实际情况决定,以轨排架基本定位为准;

3)限差应符合《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的相关规定。

使用工具:见表7-3;

表7- 3初调测量仪器设备清单


人员配备:轨排架上棱镜、水准尺安装1人;测量人员3人,其中棱镜安装、拆卸1人,全站仪搬站、整平1人,全站仪遥控、数据记录、指导调整1人;初调工人4人。

测量地点:散轨组装平台;隧道内无砟轨道施工现场。

7.2. 2.4轨排定位精调测量

这是关键的一道工序,它对能否达到要求的最终轨道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轨道精调作业以无砟轨道专业精调检测小车为测量与操作指示,通过人工调节螺栓精调装置实现轨道的精确定位。轨道时间安排及调整长度:最终线形调整须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大约1.5~2小时完成。调整长度比当班计划浇筑段长度必须保持不少于10m的距离。

1)工作原理

检测小车是一种可检测无列车轮载作用时静态轨道不平顺的便捷工具。检测小车采用电测传感器、专用或便携式计算机等先进检测和数据处理设备,可检测高低、水平、扭曲、轨向等轨道不平顺参数。测量系统由手推式轨检小车及相应的控制单元、传感器装置(可测量高低,轨向,水平,轨距,里程等)以及测量和分析软件等组成。模块化的系统设计保证使用范围广,灵活方便。其分析软件含施工模式,要求实时显示当前轨道位置与设计坐标的偏差,测量和定位速度快,精度高,是无砟轨道铺设施工测量的理想测量设备。

精调时,小车静置于被调整轨道上,通过全站仪对小车棱镜点的跟踪测量,实时显示对应点处的轨道位置、设计位置及其位置偏差的大小、调轨方向,直接指导现场的调轨作业。经过精调后的轨道位置误差将控制在±1mm范围内。

轨道施工完成交付前,必须记录轨道线型。该项工作需利用无砟轨道专业精调检测小车与全站仪配合,对轨道进行等间距的连续的三维坐标测量,分析并生成线型数据报表,作为轨道交付时的测量数据资料。

表7-4 精调测量仪器设备清单

名称及型号

生产厂家

数量

备注

无砟轨道专业精检小车

德国

2套

TCA2003全站仪

瑞士莱卡

2台

2)精调小车的功能

根据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的要求,无砟轨道专业精调检测小车有以下二种的测量模式:

A、定点三维测量模式

定点三维测量模式简称定点测量模式。定点测量时,将无砟轨道专业精调检测小车静置于轨道待测点,小车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实时接受全站仪对小车棱镜点的跟踪测量数据,结合小车的轨距和高程差传感器信息,对该处的轨道平面坐标和高程进行反复测量,指示轨道的实际位置、设计位置及其偏差的大小与方向。

定点测量主要用于轨道精调,在此模式下,小车的主要作用是显示所需进行的轨道调整量的大小、调整方向等。显示项目包括轨道中点的横向位置、轨距、左轨高程、右轨高程,及其与设计值的偏差等。

B、连续相对不平顺测量模式

连续相对不平顺测量模式简称连续相对测量模式。连续相对测量时,以正常步行速度(3-5km/h)推行无砟轨道专业精调检测小车,对轨道沿线路方向按等间隔(0.125m)进行行进中的连续相对测量,快速分析和记录轨道的横向和垂向几何不平顺,查找超限处所的位置。

相对不平顺测量以弦测法为理论基础,能够测量轨道水平、轨距、左右高低、左右轨向,以及轨距变化率、扭曲等几何不平顺信息。

相对不平顺测量数据有波形和数据表格等二种表达方式,可根据设定的超限规范自动生成超限报表,还可自动生成轨道TQI分析报表等。

由于连续相对不平顺测量是在小车行进中不停顿进行的,其作业效率为连续三维测量的10倍以上,是一种高效测量模式。

3)性能指标

无砟轨道专业精调检测小车在不同测量方式下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见表7-5:

4)无砟轨道精调检测小车系统构成

测量基准数据来源

无砟轨道专业精调检测小车绝对测量模块需得到以下基准数据的支持:

A、无砟轨道基桩控制网(CPⅢ)之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数据库

以数据表形式导入应用程序。

表7-5 精调检测小车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项目

条件

仪器精度

传感器精度

定点绝对测量方式

定点三维定位

目标距离100-200m时

±1.0mm

1"

轨距

1435mm -25/+35mm

±0.3mm

±0.005mm

水平(超高)

±200mm

±0.2mm

0.001°

连续绝对测量方式

线路中线三维定位

目标距离100-200m时

±1.0mm

1"

轨距

1435mm -25/+35mm

±0.3mm

±0.005mm

水平(超高)

±200mm

±0.2mm

0.001°

连续相对测量方式

轨距

1435mm -25/+35mm

±0.5mm

±0.005mm

轨距变化率

 

±0.5mm

 

水平(超高)

±200mm

±0.5mm

0.001°

扭曲

 

± 0.5mm

 

轨向(10米弦)

1.25m基弦

±1.0mm

±0.005mm

正矢(20米弦)

 

±1.0mm

 

高低(10米弦)

1.25m基弦

±1.0mm

±0.005mm

B、线路参数数据库

以数据表形式导入应用程序,或者按线路设计参数表配合用户算法定义文件导入应用程序。

软件系统以线路设计参数和CPⅢ基准点数据为基本参照,建立线路中线理论位置、线路控制基准点二个数据库。


图7-5 系统构成框图

5)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根据系统各模块所完成的功能不同,可将系统分为以下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A、机械系统

承担小车走行及其姿态控制,提供测量基准弦,以及对其它系统的支承与连接等任务。

B、传感与检测系统

承担对水平、轨距、里程及全部相对不平顺测量项目的传感与检测,信号调理与数据采集、传送,主从CPU之间的通信控制等任务。

C、三维坐标测量系统

承担对小车位置的三维坐标自动跟踪测量和数据无线传输任务。

D、软件系统

由从机软件系统和主机软件系统二部分构成。从机软件系统承担各检测项目的测量、数据预处理和通讯控制等任务。主机软件系统承担系统菜单与人机交互、系统设置、数据处理、数据管理、数据显示与运用、数据存储与回放等任务。


图7-6 精调测量模拟


图7-7精调测量小车

6)精调的方法步骤

A、确定全站仪坐标。全站仪采用自由设站法定位,通过观测附近8个隧道边墙上的控制点棱镜,自动平差、计算确定位置。改变测站位置,必须至少交叉观测后方利用过的4个控制点。为加快进度,每工作面配备2台具有自动搜索、跟踪、计算、传输数据功能的全站仪。

B、测量轨道数据。全站仪测量轨道精测小车顶端棱镜,小车自动测量规矩、超高。

C、反馈信息。接收观测数据,通过配套软件,计算轨道平面位置、水平、超高、轨距等数据,将误差值迅速反馈到精测小车的电脑显示屏幕上,指导轨道调整。

D、调整标高。用普通六角螺帽扳手,旋转竖向螺杆,调整轨道水平、超高。高度只能往上调整,不能下调。

E、调整中线。采用双头调节扳手,调整轨道中线。

F、精调好轨道后,尽早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如果轨道放置时间过长,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

H、需要的机械设备

轨道检测小车、全站仪、双头调节扳手、六角扳手

7.3竣工测量

7.3. 1 轨枕铺设质量检测

对铺设好的无砟轨道,在养护完成后拆除轨排架前应对轨道几何定位情况进行检测。

检测方法

1)使用轨检小车,用连续相对测量和连续绝对测量的方法对轨面平顺度及轨枕块的定位情况进行检测;

2)限差应符合《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3)对检测成果进行统一的整理归档,检测成果应包括线路中线位置、轨面高程、测点里程、坐标、轨距、水平、高低、扭曲等。

7.3. 2 维护基桩的测设

1)维护基桩利用隧道内已测设的CPⅢ控制点;

2)在提交维护基桩资料以前应对CPⅢ控制点进行复测;

八、物流运输及保证措施

8.1物流组织方案

我标段采用单双线结合施工,其物流组织可分为场内周转材料、施工器具的内循环和轨枕、钢筋、混凝土供应的外循环两种类型。

物流内循环指工具轨、模板、螺杆调节器、扣件系统等的前后倒运,内循环物流以在线路上双向行驶为主。

物流外循环指双块式轨枕、道床板结构钢筋、混凝土及其他耗材等的进场,外循环物流在线路上单向行驶。

双块式轨枕无砟轨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版下载

8.2物流内循环

1)工具轨

工具轨的内循环是跨度最大的内循环,由公铁两用起重运输车完成。

2)螺杆调节器

螺杆调节器内循环利用公铁两用起重运输车或其他吊装运输设备完成。用起吊装置将存放调节螺杆及托轨盘的集装筐吊装到运输车上,运至安装区域按一定间距散放在指定位置。

3)模板

模板内循环利用公铁两用起重运输车完成。将经过清洗、涂油、集中存放于两线间的模板吊运至模板安装区域并成批散卸在两线间的指定位置。

8.3物流外循环

1)双块式轨枕

双块式轨枕采用普通平板车运输,龙门吊装卸。

轨枕由火车运输到xx车站,然后利用平板汽车将双块式轨枕运到工地。轨枕堆放场地为隧道内洞口段场地,并在隧道内洞口段设置轨排组装场。轨枕按照标识好的指定位置堆放整齐、平稳, 1层5根,存放5层,层间用10×10cm方木支撑,枕垛绑扎牢固。

双块式轨枕在工厂预制加工,进货后严格按制成品接收和检验程序办理,合格后方可使用。安排专人检查验收和保管发货,参照下列质量控制指标,检查轨枕,填写检查记录,及时清理更换不合格品。

A、轨枕混凝土质量。

B、混凝土表面裂纹、局部损坏宽度和深度均不得超过10mm。

C、桁架内部平行钢筋变形不得超过±5mm。

D、轨枕两端伸出的钢筋长度。

具体为:

外观质量检查:

(1)轨枕混凝土上表面要求光滑平整,承轨部位表面不允许有气孔、粘皮、蜂窝麻面等缺陷,其他部位不允许有长度大于10mm、深度大于2mm的气孔、粘皮、蜂窝麻面等缺陷;检查项目见下表。

(2)不得有肉眼可见裂纹。

(3)轨枕四周棱角不允许掉角或破损。

(4)预埋套管不允许堵塞。

各部位尺寸允许偏差检查:

尺寸允许偏差表

序号 检 查 项 目 设 计 值 允许偏差值
1 上 长 度 656mm +4mm、-2mm
2 下 长 度 722mm +4mm、-2mm
3 上 宽 度 245mm ±2mm
4 下 宽 度 288mm ±2mm
5 高 度 145mm ±3mm
6 预埋套管与上表面垂直度 90° ±1°
7 预埋套管轴心间距(横向投影) 382mm ±1mm
8 预埋套管轴心间距(纵向投影) 0 ±0.5mm
9 内侧预埋套管间距(横向投影) 1132mm ±1mm
10 下排钢筋距轨枕顶面距离 35mm +3mm、-2mm
11 轨枕两个混凝土块上表面水平对齐,不允许有扭曲或折角。用2200mm×200mm平钢板进行检测,当平钢板与轨枕上表面靠贴时,任何一角(或一边)不允许有大于1mm的缝。

注:(1)轨枕外观质量和各部尺寸,用精度不低于0.1mm的量具测量,使用统一的量具。

(2)检验批次同等条件生产的不多于1000根为一批,外观质量和各部位尺寸的检验数量为10根,待检批量不少于100根。

2)道床板结构钢筋

进场钢筋在库篷存放、检验,经现场试验合格后进行加工;钢筋运进隧道内,根据使用数量,分段间隔放置在隧道的中心流水槽至线路右侧60厘米范围内。

物流方案:钢筋运输到隧道外面的加工场加工,分类堆放标识;汽车运输,分段存放,现场绑扎。

3)混凝土

混凝土供应是无砟轨道施工物流组织的关键环节。混凝土供应过程具有运量大、耗时长、连续性要求高等特点,同时对其他物流影响较大。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避免各物流运输间的干扰,混凝土施工时采用双线同时浇注。混凝土运输时,用混凝土输送车将混凝土从拌和站经进场便道采用无轨物流通道送至混凝土输送泵进料口,输送车卸料后经返回便道回到拌和站完成混凝土的外循环。

8.4物流保证措施

1)为确保混凝土供应的循环线路畅通,浇筑作业时必须安排专人协调指挥。道路安排专人养护。

2)每台运输设备安排专人保养,确保物流运输正常运转。

3) 拆装、起吊工具轨时,必须使用专用吊架并平稳操作,防止工具轨变形和损坏轨枕。

4) 工具轨、模板及散件周转箱装运时,要摆放整齐并采取固定措施,防止发生滑落损伤事故。当工具轨采用多层输送时,中间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轨面损伤影响测量精度。

5) 现场根据需要调用相应长度和数量的螺杆,当螺杆暂时不用时,应集中储存并采取防雨防锈措施。螺杆应按长度分类,竖直插入标示有长度的专用周转箱内,以便随时按需要调用。

6) 模板、散件周转箱运送至指定施工地点时,应存放在两线间的空地上,防止阻塞交通和被损坏。

7) 吊装作业时,要经常检查钢丝绳、吊钩、夹具等的安全状况,吊臂下严禁站人。

8) 道床板施工区域内各种车辆应限速行驶,并严禁掉头、超车及会车。

9) 长大隧道内或夜间施工时,宜在物流通道上作出明显通道宽度限界反光标志,防止发生意外。

10) 当场内沿线物流设备发生机械故障时,应及时处理;若处理时间较长时,应将故障设备拖至物流区域外,恢复物流通道的畅通。

11) 公铁两用起重运输车作业时,严禁液压支腿直接支承在已完工的道床板上。

九、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9.1质量目标

确保工程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9.2质量检测设备

主要质量检测设备见表9-1

表9-1 主要质量检测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或型号

单位

数量

用 途

备 注

1

精密水准仪

2

高程测量

2

全站仪

2

测量距离、方向

3

直钢尺

1m

8

配合水准仪复核标高

4

三角板

30cm

8

配合水准仪精测轨面标高

配合弦线测钢轨正矢

5

弦线

30m

8

校正底座、道床板模板

10m

8

检测轨道高低、方向

6

钢尺

5m

8

校正模板、测量轨枕间距

50m

4

测量距离

7

万能道尺

4

检测、调整轨排

8

检测尺

3m

8

检测、调整轨排

9

木方尺

8

方正轨枕

自制

10

压力机

200KN

1

混凝土强度、弹模试验

9.3检验项目和精度要求

无砟轨道施工检测项目有:

  1. 钢筋安装位置

表9-2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钢筋间距 20
2 钢筋保护层厚度 设计为25~35 mm时:+5-2 +5
-2
设计为小于25 mm时:+3-1 +3
-1

2)底座、道床板安装

表9-3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高度

5

2

宽度

5

3

位置

3

4

凹槽的长宽高

5

5

中线

2

6

模板平整度

2

1米靠尺

说明

均为模板内侧面间的允许偏差,每个基标处检查,尺量

3)混凝土底座中线、外形尺寸

表9-4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底座高度

5

2

底座宽度

10

3

前后位置

5

4

凹槽的长、宽、高

5

5

中线

3

6

底座与凹槽表面平整度

凹陷深度不得大于2mm/1m,低洼长度不超过50mm

4)道床板中线、外形尺寸

表9-5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道床板顶面宽度

10

2

道床面与承轨台顶面相对高差

5

3

道床板间伸缩缝宽度

5

4

中线

2

5)轨排组装架设允许偏差

表9-6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1

轨枕间距

5mm

2

轨距

+2-1 mm,变化不得大于1‰

3

水平

2 mm

4

扭曲

2 mm基长6.25m

5

轨向

直线不得大于2 mm /10m弦

6

高低

直线不得大于2 mm /10m弦

7

中线

2 mm

8

高程

5 mm

9

轨底坡

1/35~1/45

6)曲线正矢允许偏差

表9-7

曲线半径

缓和曲线正矢与计算正矢差(mm)

圆曲线正矢连续差

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mm)

<650

2

3

5

>650

1

2

3

目 录

一、编制依据和术语    - 1 -

1.1编制依据    - 1 -

1.2术语    - 2 -

1.3编制原则    - 2 -

二、工程概述    - 3 -

2.1工程概况    - 3 -

2.2设计原则    - 3 -

三、轨道主要参数与主要工程数量    - 4 -

3.1轨道主要参数    - 4 -

3.2轨道工程主要数量    - 7 -

四、施工进度及工期安排    - 8 -

4.1施工总体安排    - 8 -

4.2施工进度计算    - 8 -

4.3工期安排    - 9 -

4.4节点控制时间    - 10 -

五、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 10 -

5.1组织机构    - 10 -

5.2施工队人员配备    - 11 -

六、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 12 -

6.1施工方案的选择    - 12 -

6.2机械设备配套方案    - 12 -

6.3施工准备    - 13 -

6.4基本程序和工艺流程    - 18 -

6.5施工方法    - 20 -

6.6过渡段施工    - 23 -

七、测量控制系统    - 23 -

7.1施工方法及作业程序    - 23 -

7.1.2CPⅢ控制网布测    - 24 -

7.2施工阶段的安装测量    - 27 -

7.3竣工测量    - 37 -

八、物流运输及保证措施    - 38 -

8.1物流组织方案    - 38 -

8.2物流内循环    - 38 -

8.3物流外循环    - 39 -

8.4物流保证措施    - 42 -

九、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 43 -

9.1质量目标    - 43 -

9.2质量检测设备    - 43 -

9.3检验项目和精度要求    - 44 -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物资人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4月7日08:20:12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