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的工程项目部混凝土搅拌站标准化规划与设置方案

2021年1月12日14:45:13 2 6,271
 本文搅拌站标准化规划与设置word版下载

1 混凝土拌合站的总体规划

⑴、选址场地交通便捷,方便水泥罐车、砂石料运输车、混凝土运输罐车的出入, 特别是混凝土拌合站通往施工现场各个工点的交通道路必须方便混凝土运输罐车的出入与运输。
⑵、拌合站建设应综合考虑施工生产情况, 尽量采用长方形布置,合理划分生活区、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库及运输车辆停放区等。拌合站的生活区应同其他区隔离开。
⑶、混凝土拌合站应根据工程进度安排确定日生产能力和最大月生产能力确定其总体面积,双机 120 的拌合站控制在 18-20 亩之间,双机 150、180 的控制在 20~25 亩之间(包括拌合站办公、生活区和临时试验室),项目建设单位有专项要求时可适当调整。
⑷、每套拌合站应根据混凝土高峰期日最大生产量、配合比粉料的种类及用量、粉料的检验周期等因素通过计算决定粉料罐的配置,确保材料的检验、使用、消耗合理。粉料罐一般采取储存量为 100T~200T 的粉料罐。水池位于斜皮带头部下方,空压机位于灰罐下方。拌合站灰罐上半部分印刷标识以及XX字样。颜色为红色(或蓝色),字体为方正大黑字体。灰罐下方应设立指示牌,内容为材料名称及粉料罐编号,指示牌尺寸为 3m×1m,材料为不锈钢附整体喷绘。

⑸、拌和站设备及防雷接地设施应由专业技术队伍进行安装与调试,自检验收合格后报当地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待安全监督站检查、验收合格签发验收合格准用证后方可进行使用。
⑹、其他:混凝土拌合站应根据地域不同,增加材料加热及降温设施。冬季施工时应按照混凝土日最大供应量通过热工计算确定混凝土拌合站所需的加热及保温措施。

拌合站规划图

拌合站规划图

2 建设标准

2.1 功能区划分
⑴、拌合站建设应综合考虑质量、施工生产、物资供应的需要,根据使用功能合理划分搅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存放区、材料检测区及运输车辆停放区、料库、废水沉淀池、蓄水池、洗轮池、配电房、备用发电机房、洗车区、洗石区、筛砂区;骨料仓划分为合格区、待检区,并设置明显分区标识牌。发电机房、配电房,发电机房与配电房尽量相邻布置。
⑵、物机部、试验室、拌合站相关配套人员生活办公一并纳入拌合站总体规划与布局中,办公生活区与拌合站作业区采用围
墙隔离,生活区设置在搅拌区的上风向位置。

拌合站信息化管理平台

拌合站信息化管理平台

配合比电子显示牌

配合比电子显示牌

2.2 搅拌区
⑴、设专用接地网与拌合站楼体、储存罐可靠连接,计算机控制系统应设有独立的接地网。
⑵、在储存罐基础外围四周设置专用排水沟,与场内主排水沟顺接后将拌和楼施工生产废水排入沉淀池内。排水沟可采用砖砌施工,净尺寸为 30×30cm,排水沟顶面标高与场地硬化标高相等。

⑶、沉淀池及集水沟。拌合站设置三级沉淀池,有效沉淀深度不小于 500mm。采用 24mm 砖砌墙并砂浆抹面。排水沟与沉淀池两者相接。在沉淀池安装水泵与储水池形成水路循环,雨、水经沉淀后利用水泵抽回到水池可重新利用。

沉淀池及集水沟

沉淀池及集水沟

⑷、在靠近拌和楼的空闲场地设置专用蓄水池,蓄水池蓄水量应结合拌合站单日最大生产能力及功能能力两个指标确定。蓄水池采用 C15 混凝土铺底,铺底厚度为 10~ 15cm,池壁采用 24cm 厚砖砌墙,2cm 厚 M10 水泥砂浆抹面。蓄水池也可采用钢板焊接制作。蓄水池应增加防尘、隔热(或保温)的盖板。
⑸、搅拌机集料仓之间采用隔板隔断, 隔板高度要求在50~100cm 之间,隔板采用钢板制作;集料仓顶部设置轻型钢结构的防雨棚。
⑹、液体外加剂应采用专用的容器储存(带搅拌、保温装置),容器的数量及储存量应根据混凝土高峰期日最大消耗量、外加剂的检验周期计算配置。搅拌装置及加热保温装置要求确保液体外加剂不沉淀和温度保持在 10 摄氏度以上。存储容器要加盖防晒棚, 以减少对减水剂质量的影响。液体外加剂存放区应采用砖砌墙围蔽,并垫高。砖砌围蔽<1.5m,垫高<30cm。
⑺、上料斗采用爬坡式,爬坡道路面采用 20~25cm 厚的 C20 混凝土硬化,且表面拉毛或刻痕增加爬坡道的摩擦力,坡率控制在15°以内。
⑻、拌和机组基础严格按设备厂家所附基础结构图纸的结构尺寸、连接预埋钢构件、 地基承载力等参数组织实施,当基底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应对基底予以处理提高其承载力。
2.3 配料仓
⑴、配料仓数量与配料要求相匹配,各级配骨料分别设置待检仓和合格仓。配料仓储存容量按项目高峰期间所需混凝土5~7d 用量进行设置。如果粗、细骨料分≥C50 和<C50 以下的这两种规格,需要分别建立这两种规格的待检仓和合格仓。且粗、细骨料仓的大小按照使用比例划分,以达到最佳合理利用场地的目的。
⑵、配料仓顶部应搭设单层轻型钢结构防雨棚,防雨棚顶部至地面净空高度<7m。
⑶、配料仓外墙采用“50”砖墙砌筑高度 2m,可设置间距6m 的砖砌三角形支墩抗倾覆。配料仓隔墙采用“50”砖墙砌筑高度 2m;隔墙也可采用 2m 高,0.3m 厚的 C20 混凝土浇筑成型。配料仓内混凝土地面应设置<1.5%的内高外低的地面排水坡, 分隔墙下部预留排水孔洞。

拌合站料仓

拌合站料仓

原材料信息显示牌

原材料信息显示牌

原材料信息显示牌

原材料信息显示牌

⑷、配料仓雨棚采用 φ 150mm 的钢管作为雨棚立柱,钢管立柱纵向间距与配料仓 隔墙间距一致,钢管立柱横向间距控制在5~8m 左右。

2.4 办公生活区
建设标准参照“驻地建设”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当场地不足时,可适当调整。

3 场地处理

⑴、配料仓内地面硬化采用 C20 混凝土,厚度控制在 15~20cm 之内。
⑵、拌合站车辆运输道路一般按 6m 宽、基底压实后采用30~50cm 混渣底基层,25cm 厚的 C20 混凝土面层硬化,沿拌和区、配料仓等区域呈环状布置,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可采取挖除换填方式进行基底处理。
⑶、生活区内人行通道采用 2m 宽、5cm 厚的 C20 混凝土硬化路面,行车通道一般按 3m 宽、厚 10cm 的 C20 混凝土硬化,房屋地坪一般采用 5cm 厚的 C15 混凝土硬化或采用 M10 高标号砂浆进行处理。
⑷、拌合站内其余工作区域采用 10cm 厚的 C20 混凝土硬化。拌合站内非工作区域地面采用 8cm 厚混渣处理或绿化。

4 洗车区

混凝土拌合站统一配置砂石分离机和自动洗车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用于搅拌车清洗及废弃混凝土所含砂、石、水泥的分离和回收利用,污水通过沉淀池净化后再循环使用,彻底实现了污水的零排放,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分为进料平台、砂石分离区、三级沉淀池、清水池四个区域。

砂石分离机平面布置图

砂石分离机平面布置图

拌合站砂石分离机

拌合站砂石分离机

拌合站沉淀池图

拌合站沉淀池图

工作流程:搅拌车到位后,砂石分离机自动报警加水,进行加水滚洗后,将废料浆水直接倒入进料斗,由进料斗流入分离机进行清洗、分离。将分离出来的砂石分别送到出砂口与出石口, 砂子和碎石可以二次使用。溢流出来的浆水经排水沟流向沉淀池,通过几级沉淀后再由水泵抽回,循环使用,搅拌车清洗全过程都是自动设置,无需人员操作。

搅合站砂石分离工作流程图

搅合站砂石分离工作流程图

5 材料检测区

混凝土拌合站内未设立工地试验室的拌合站应设立材料检测
区,材料检测区应配备专门的试验检测用房,其功能满足《混凝土原材料入场初验制度(暂行)》〖XX检测( 20xx)646号)〗及混凝土试件制件和养护的要求。

6 附属区

⑴、在拌合站正门值班室旁设置专用停车场,每个停车道按3.5m 宽在混凝土地面进行划线标识。
⑵、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1.5%,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底面采用 M7.5 砂浆进行抹面。
⑶、站内作业区施工产生的废水由场内排水沟渠统一排入沉淀池内,沉淀净化后方可排入当地既有排水体系。沉淀池要求设置至少三级以上沉淀过滤,第一级沉淀池底部设计为爬坡道与站内地面顺接,便于装载机入池清理。
⑷、地磅基础采用浅坑式基础和无坑式基础两种形式。采用浅坑式基础时,基础底面要设置排水反坡(反坡坡度<1%)和集水坑, 并预留排水管道,与厂区内排水体系 连通,保证排水畅通。采用无坑式基础时,地磅两端需设置爬坡道,爬坡道采用混凝土现浇, 混凝土标号等级<C20,爬坡道坡率>20%。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物资人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1月12日14:45:13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评论:2   其中:访客  1   博主  1
    • chenzhijun123 chenzhijun123 0

      注册了会员怎么不能下载?

        • 物资人 物资人

          @ chenzhijun123 您好,请问您是哪个文件不能下载?麻烦告诉我们稍微准确点的信息我们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