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电气安全防火技术措施
(一)电气防火技术措施:
1、合理配置、整定、更换各种保护电器,对电路和设备的过载,短路故障进行可靠的保护。
2、在电气装置和线路周围不堆放易燃和强腐蚀介质,不使用火源。
3、在总配电室配置灭火器材,并禁止烟火。
4、加强电气设备相间和相地间绝缘,防止闪烁。
5、合理设置防雷装置。
(二)电气防火组织措施:
1、建立易燃、易爆物和强腐蚀介质管理制、法。
2、建立电气防火责任制,加强电气防火重点场所烟火管制,并设置禁止烟火标志。
3、建立电气防火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电气技术交底
1、维护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穿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2、接引或拆除电源时不得带电操作。特殊情况需要带电操作时,需经施工现场用电负责人同意,并派专人进行监护。
3、用线应使用五芯橡皮绝缘电缆,布线要正规,严禁乱拉乱接。
4、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其截面面积,铜芯线不得小于10mm2;铝芯线不得小于16mm2。
5、与电气设备相连的保护零钱其截面应为不少于2.5 mm2的多股线。
6、保护零线一般用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准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
7、单相供电相线于零线截面相同。三相五线制的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的截面不小于相线截面的50%。
8、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施工现场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
9、开关箱内电器应安装整齐、牢固、合理,箱内必须装漏电保护器,其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小于0.l秒。
10、配电箱的导线应从箱底面进、出,进、出线加护套或包扎成束并做防水水弯。
11、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距离:
固定式:> 1.3M;< 1.5M
移动式:> 0.6M;< 1.5M,严禁放在地面。
12、手动开关电器,只允许控制照明及容量小于5.5KW的动力电路,大于5.5KW的动力电路,应用接触器控制。
13、交流电焊机一次进线不宜超过5M。交流电焊机二次出线不宜超过30M。
l4、电焊机的裸露部分应加保护罩,外壳应接地。
15、电焊机应设置在干燥场所,室外的应设棚遮蔽。
16、塔吊的气设备及接线方式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改动。
17、塔吊应设置专职维护人员,定期检查。电流电缆、防雷接地装置及其电气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更换。
18、严禁电气维护人员操作塔吊运行或试车。
19、长期停用或新领用的移动式工具及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并测试绝缘。
20、移动式电动工具的电源线路不得接触潮湿地面,不得接近热源及直接绑挂在金属构架上。在脚手架上安装临时照明时,应加绝缘子。
21、照明开关应控制相线,当采用螺口灯时相线应接在中心触头上。
22、照明、动力合一的配电箱应分别装设刀闸或开关。
23、自备发电机应每隔二月起动一次。
24、电气维护人员应掌握触电解救法和人工呼吸法,应会使用电气灭火器。
九、临时用电线路图(见附页)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