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成本控制中我的一点心得是,在施工细节上真正做到控制才是最有效的。举几个实例谈谈感受。
在施工现场成本控制方面,施工现场最大的成本浪费来源于卡扣、架管及模板的浪费、损坏与丢失,我所接触到的一个上千万的小工程来说,由于工人的不负责任,在这些零散部件上的损失会达到40~50万,然而如果在现场安排2~3个力工,专门负责散落的部件回收工作,项目在此工作上的开支不会超过15万,但是节省的费用却能达到30多万。只是不是所有的项目经理都会认同支付这看似无所收获的“额外”支出!结果是得不偿失!所以在成本控制中细节操作很重要,不要忽略理论上不存在的成本损失,真正在细节上控制起来,花费少量的资金来控制大额的损失是十分必要的。
在索赔方面也是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市场上,行业规范执行的并不十分完善,导致大家对索赔的观念较为淡薄,认为甲方说什么就做什么,导致索赔仅仅定义为工程量签证,即便如此,在施工现场工程量签证的工作做得也不是十分准确,有时认为甲方变动,那我们就照做,如果变动较早,施工没有收到什么影响就不提及签证事宜,即便发生也只是要点材料成本及人工费用而已。其实,只要甲方变更图纸,涉及到的索赔项目很多。如果在施工之前,可以提出预先备料而导致的材料、人工损失,人员预定而导致的窝工损失。如果在施工完毕后提出的变更,那索赔的项目就更多了,除了前面提到的几项外还有人员返工的费用、新材料采购的费用(如果不是大批新材料采购,材料的价格及运输费用会相对增加),重新建设辅助设施费用等等。一定要及时把所有涉及的费用清晰列出,并在监理及甲方代表签字确认后,再施工,否则额外支出的费用很难追回。
在我涉及到的一个厂房施工中,仅三层的加工车间就要为设备预留2000多个孔洞,在主体施工完毕,内外抹灰完毕的时候,设备开始进入场地,结果由于甲方与设备厂商之间的设备型号变更,导致1000多个孔洞需要移位(移位距离20cm左右,扩孔即可实现),20多个孔洞废掉,需要重新在楼板上开孔。由于主体完毕室内的满堂脚手架已经撤出,内墙抹灰已经完毕,扩孔及重新开孔后,抹灰工程需要返工(这时的返工费用已经不能按照抹灰的面积来计算了,因为面积加起来也没有几平米,但是涉及到的孔位特别分散,由于厂房举架大于5米,所需的辅助设施也需要重新搭建)等等,最后综合所有因素,将扩孔、开孔的综合单价定位300元/孔,如果工程量签证单不签署完毕,我方坚决不予施工。虽然价格要的较高,但是所有干扰因素都是有理有据,另外甲方需要扩孔、开孔,所以最终签字同意照价施工。结果我方只安排5人会费2天的时间完成了简单的工作,孔洞90%以上是方孔,说白了扩孔不就是在孔的一边或几边(不大于四边)切掉一条钢筋混凝土而已,开孔就是量好位置、切割四边罢了,5人2天的人工费在当时不过1000元,结果拿回30多万的签证费用,几乎是100%的纯利润。而所谓抹灰返工不过是一个概念的模糊罢了,在封堵洞口后一样会重新对封堵部分抹灰,所以在前期抹灰时根本就没有完全完毕,孔洞附近都做了预留,这部分费用早就在计划之内了。
由此可见,注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在成本控制方面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我也认为在质量及进度控制中,细节更是不容忽视的,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